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將維持弱勢運行格局,布倫特原油價格的運行區間將下移至100—105美元/桶,WTI原油的運行重心或將走低至90美元/桶以下。
在利比亞原油供應恢復刺激下,新年伊始國際油價出現高臺跳水行情,NYMEX原油2月合約價格自高點累計下跌近10美元/桶,目前正向90美元/桶關口靠近。在歐佩克供應增加預期強化及全球原油需求放緩的情況下,后期油價將以弱勢運行為主。
歐佩克供應增加預期強化
去年11月24日,伊朗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個國家達成了核問題的臨時性決議,這為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開了一個好頭。在經歷一個多月的深入談判之后,1月12 日,伊朗與六國就落實其核問題達成具體協議,從本月20日起伊朗將停止生產純度為20%的鈾濃縮活動,作為交換條件,西方國家將對伊朗放松部分嚴厲的經濟制裁,這將有利于國際石油巨頭重新在伊朗進行石油開采活動,未來該國的原油產量及出口量有望逐步恢復至制裁前的水平。另外,根據美國能源署(EIA)最新的報告,去年年底,全球原油日均供應損失量達到年內高點310萬桶,并于今年年初維持在這一水平附近,其中,絕大部分的日均損失量來自歐佩克國家。正是由于這些產油國不斷出現動蕩局面,國際原油價格前期才持續高位運行。然而,隨著主要石油運輸港口及油田罷工活動減少,利比亞原油日均產量已經回升至60萬桶。并且,蘇丹及南蘇丹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出現緩解跡象。因此,歐佩克成員國原油供應增加預期將不斷強化,從而對油價形成壓制。
全球原油需求放緩
由于發達經濟體對能源的消費較為穩定,未來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幾乎全部來自非經合組織,其中,中國扮演著全球需求增長引擎的角色。然而,中國由于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對原油的需求出現了減緩的跡象。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去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為2.82億噸,同比僅增長4%,增速較前幾年明顯放緩。因此,隨著未來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原油需求亦將有所回落,這將對油價產生不利影響。
綜合以上分析,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將維持弱勢運行格局,布倫特原油價格的運行區間將下移至100—105美元/桶,WTI原油的運行重心或將走低至90美元/桶以下。不過,投資者也要注意油價觸底回升的可能,誘因或許依然是中東乃至北非地區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