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美國商務部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太陽能產品發起“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同時對原產于臺灣的太陽能產品也啟動反傾銷調查;但省內業者多認為,臺灣根本沒有反傾銷問題,且看好今年全球需求成長20%,因此幾乎所有太陽能廠都有擴產計劃。
美啟動雙反是雙面刃
國碩與碩禾董事長陳繼仁認為,以美國太陽能需求來看,今年還會持續成長,若因此貿易戰使得模組供應吃緊而漲價,美國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來建構太陽能電廠,因此這場雙反貿易戰對美國來說將是“雙面刃”,中國包括臺灣都不會是輸家,對國碩與碩禾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日前也說,省內業者無論從電池、模組或任何一個供應鏈環節,都沒有接受政府補貼這一點來看,臺灣廠商遭雙反課稅成案機會不大;太極總經理謝明凱認為,雖然臺廠多認為雙反戰應不至于擴及臺灣,但對太極來說,今年將轉戰歐洲市場,即便雙反成立,對太極來說影響也不大。
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表示,目前市場焦點放在美國對中國課徵雙反政策,可能納入臺灣電池業者,預估成立調查的機率高,但最終判定傾銷或補貼的機率不大,估計矽晶圓廠商不受影響,短期可將重心放在矽晶圓業者。
對臺雙反成案機率低
由于多數臺廠多認為即便雙反擴及臺廠,影響也不大,再加上1-2月訂單幾乎全滿,幾乎所有業者都有擴產計劃。
碩禾正銀去年出貨約37-38噸,今年估計出貨可在150-200噸,而鋁漿及背銀也將隨著全球市場成長兩成而順勢成長;至于矽晶圓方面,陳繼仁說,第二季矽晶片每片報價上看1.2美元,國碩今年矽晶片出貨約可望上看1.5億片,比去年7000萬片倍增,模組也將從600MW(百萬瓦)的產能,到第二季擴產至750MW。盧明光表示,中美晶矽晶圓將推出“令市場驚艷的高轉換效率產品”,且矽晶片只要漲到每片1.1美元即有機會由虧轉盈,期待太陽能產業能大幅躍進;而子公司環球晶圓目前產能滿載,將積極擴產且搶先推出次世代產品ECAS Series,預計可大幅推升獲利。
太極同樣研擬電池片及模組雙雙以“倍增”方式擴產,崑山廠(電池片)產能從現有60MW擴至100MW,預計再視市況擴產至200MW,兩岸產能合計達700MW,模組方面則從100MW增加至2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