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內多個光伏巨頭瘋狂加碼下游電站時,天合光能卻選擇了逆向而行。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天合光能獲悉,該公司位于甘肅武威的50兆瓦太陽能電站已成功出售給香港上市公司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國內首次出售電站。完成交易后,華電福新將100%從天合光能接手該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這次拋售電站資產主要是為回籠資金、改善資金狀況。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高紀凡介紹說,這是天合光能在中國出售的第一個大型電站項目。在業(yè)界看來,光伏電站盈利較高,西部光照好的地區(qū)電站收益率有的能達到近20%,這比單純銷售組件收益顯然更有誘惑力。也因此,電站近兩年一直被企業(yè)們視為國內光伏利好政策頻出后的香餑餑,其中,業(yè)界大佬英利甚至把向下游電站發(fā)展定位為該集團戰(zhàn)略轉型的重大方向。
至于天合光能方面選擇拋售電站項目,該公司內部一位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電站前期投資較大,且光伏行業(yè)尚還低迷,“所以,公司保守做法還是賣掉項目,回籠一些資金”。
天合光能日前發(fā)布的一份財報顯示,該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表現雖然較2012年虧損2.67億美元有所改善,但依然還是虧損狀態(tài),凈虧損額為7790萬美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總負債為17.45億美元。一位光伏業(yè)內人士表示,光伏電站建設需要不小的投入,并且其開發(fā)、運營的回款速度較制造業(yè)更慢,如果缺乏雄厚的資金實力,又缺乏前期理性而準確的預估,一旦投資下游光伏電站而固化了現金流,企業(yè)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尚處在虧損的光伏巨頭,顯然并不敢輕易冒這個險。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天合光能去年1月宣布獲得甘肅武威市50兆瓦并網光伏發(fā)電項目的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資格。一年后,該公司就匆匆將電站拋售,可見其對于規(guī)避上述風險其實早有謀劃,上述該公司內部人士也承認,這一次國內的首次電站出售,“其實在去年就已經確定”。另據其介紹,天合光能目前對國內電站的戰(zhàn)略也在做調整,以后的計劃是自己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