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間,中國石油(601857,股吧)披露2013年年報顯示業績穩步增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81.24億元,同比增長2.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95.97億元(每日凈利潤高達3.55億元),同比增長12.4%;基本每股收益0.71元。
適逢國企改革細節落實階段,中石油將重點改制勘探業務,銷售業務也有望追隨中石化腳步“混制經營”,其業績穩步增長勢頭或能延續。
焦點一:與民營分享多地勘探業務
“勘探業務將成中石油未來改制的一個重點,會謀求與社會民營資本的合作;除了已透露的新疆地區的勘探業務,國內其余地區的資源、國外資源,都會拿來與合作者分享。未來幾個月,中石油會快速落實這個計劃。”中石油廣東分公司的中層領導告訴記者。
兩會期間,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多次透露,中石油已經搭建6大合資合作平臺,推進和社會民營資本的合作。6大平臺是:未動用儲量、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管道、海外業務、金融板塊、煉化業務。
中石油勘探業務的改制計劃,將石化國企改革的重點推到了民營企業極少觸及的上游業務。記者了解到,本周,中石油內部已舉行了中俄油氣戰略合作會談,主攻的正是“推進上游資源開發合作”。
此外,海外業務的拓展也是中石油未來的發展重點。
焦點二:銷售可能進一步“混制”
記者了解到,中石油也將對其銷售業務進行“改制”,具體效仿中石化的前期做法:國企依然占據銷售業務的主導機制,分拆旗下加油業務、其他油品銷售的股權給民營、外資企業(應小于50%)。
記者同期從中石化了解到:其銷售改制操作已進入實質進行階段:獨立銷售公司將在5月初掛牌,8月還會作一些細節調整:民營參股權限并不一定限制在2月中旬宣布的20%的范疇,不排除增加的可能性。據中石化廣東分公司透露,中石化近期正在與有心從事該業務的民企緊鑼密鼓地磋商。
企業質疑:中游業務未放開
但對于多數已進入或有心進入能源企業的民營、外資企業來說,“兩桶油”的近期“改制”重點并不盡如人意。“我們最為期待的有兩點,一是管道、煉化等中游業務開放,二是油品進口權限開放,但都沒有看到具體改變。”廣州某外資能源企業的高層劉先生如是抱怨說。
對于中石油即將與民企分享的“勘探”業務,諸多業內人士也有疑問:勘探業務屬于上游業務,投資風險大,單位時間里的成功概率低;民營入場后,是否會無利可圖?
中石油廣東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實際風險并沒有投資者想象的那么大,無論是已經啟動的新疆試點,還是其余海外目標點,都是已經經過初步勘探得出結論的富油地帶。
投資市場:業內對股價走向有分歧
落實到“兩桶油”的股價,業內人士觀點有一定差異。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林伯強教授認為:“兩桶油”改制,本質上是開放市場、公平競爭,會瓜分國有企業的壟斷蛋糕,對于國企本身,并無實質利好促進作用;而對于其余民營背景的能源類上市公司,短期內也難見利好推動作用。為此,機構前期對于油氣板塊的追捧,不乏概念炒作的嫌疑。
不過,包括中投證券投資顧問陳偉元在內的證券業內人士堅持認為:國企改革已成2014年股市的核心概念,中石油、中石化等油氣龍頭股業績穩步增長、藍籌特征明顯,應有中長線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