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凌晨消息,巴克萊銀行分析師Sijin Cheng近日公布研究報告,對中國市場上的原油需求及其前景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盡管隱性需求在2月份有所復蘇,但中國市場上的原油產品需求仍舊不及預期;預計未來幾個月中的情況將會逐步改善,但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則可能帶來逆風。
以下是報告內容摘要:
假期季節期間中國需求表現疲軟
盡管隱性需求在2月份有所復蘇,但中國市場上的原油產品需求仍舊不及預期,產品庫存有所增長。雖然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時間里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但中國市場上的需求可能面臨來自于經濟增長不確定性的逆風。
中國的隱性原油需求(精煉產品生產量及凈產品出口量)在2月份觸及每天1060萬桶的歷史最高水平,與上個月相比增長1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3%。今年前兩個月的總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舊下降了2.7%,這一數據有助于消除中國農歷新年假期所帶來的波動性影響,這種影響的形成原因是每年中國農歷新年假期的日期有所不同。1月份需求表現相當疲弱,而2月份的環比增長則是一個令人感到鼓舞的跡象。
盡管如此,需求增長速度在實際上仍有所下降,原因是中國的煉油商正在建立產品庫存。在2月份,中國煉油商的產能達到了每天1050萬桶,此前兩家新的煉油廠在1月份上線,其產能之和為每天44萬桶。但是,2月底的汽油庫存環比大幅增長10.4%,柴油庫存大幅增長20.5%。計入產品庫存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今年前兩個月時間里中國的汽油需求下降了3%,柴油需求則下降了6.6%,表明假期季節期間的需求表現疲弱。
在煉油商生產量提高的同時,下游活動仍舊趨緩。宏觀經濟數據以及來自于我們中國之旅的微觀反饋信息表明,假期季節期間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且其程度高于此前幾年。從整體上來看,2月份的經濟數據令人感到失望,出口、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工業生產數據均表現不佳;同時,盡管借款利率有所下降,但中國的信貸緊縮狀況仍舊存在。其他令人擔心的因素也仍導致經濟活動受到抑制,如人民幣大幅貶值和房地產銷售陷入停滯狀態等。
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中的情況將會逐步改善,2014年第一季度很可能將是中國經濟的最低點。鑒于表現疲弱的市場信心和經濟數據,過去幾個星期時間里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出臺有針對性的刺激性措施,例如為鐵路建設項目和社會福利房項目提供資金等。另外,對于出口訂單和投資而言,傳統上來說第二季度也是高峰季節。但是,到目前為止各項數據仍表現疲弱,因此中國原油需求可能將面臨逆風。未來幾個月中,原油需求需取得強勁增長,才能抵消這種不利局面。(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