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pe.net/news/163_0_0_0_1.htm" target="_blank">
被譽為“太陽能之父”的澳大利亞科學家馬丁·格林預測,未來20年內可實現中國西部 “光電”輸送到6000公里外的波蘭。
格林表示,目前制約太陽能發電推廣應用的主要是電能存儲、電力傳輸等方面的技術瓶頸。由于未能和電網互聯,許多獨立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例如路燈)電能存儲設備很容易損壞,也導致使用太陽能成本上升。他透露,在太陽能發電占總發電量14%的德國,已經開始采用“水利存儲”辦法——白天多余的太陽能電力用于提升水到高處,晚上水沖下來完成發電。“這可以使太陽能設備上百年不用更換。”
而太陽能發電與公共電網的互聯,可以讓太陽能進一步發揮作用。“中國西部擁有絕佳的太陽能資源,未來就可以遠距離輸送到中國的東部。”解決了遠距離傳輸、國際聯網問題,格林預測20年以內可以實現中國西部太陽能發電輸送到波蘭,這一距離將是目前最遠輸電距離的兩倍。
“全球太陽能發電聯網,日照區就能為黑夜區供電,這是太陽能技術發展的一個很好趨勢。”格林表示,到2050年,太陽能發電量將占全球發電量的 25%,2100年則會達到三分之二以上。那時,太陽能發電將提供最便宜的電能。太陽能發電也將進入越來越多居民家中。目前澳大利亞800萬戶居民已有約 100萬戶安裝了太陽能屋頂發電設備,這在未來會成為常規配備。
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遭遇的“反傾銷”,格林直言不諱:“這很不明智,在技術上、法律上也都是不合理的。”熟知中國光伏市場的他明確表示,中國光伏產品并不存在低價傾銷問題,價格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技術進步、產能過剩。他還透露,目前印度也正在考慮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他擔憂“導致事態進一步升級”。
“‘反傾銷’對推動產業發展起的是反作用,并不能讓企業獲得競爭力,會影響對新能源的研究,限制各國太陽能利用技術的增強,最終會阻礙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格林說,“我希望未來的‘太陽能’貿易壁壘全都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