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到2015年新增35吉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計劃開局也許很緩慢,但中國看似卻很樂意在其他國家出資興建電站,以幫助國內處境艱難的光伏組件廠商。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國有企業巨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計劃在英國建造發電量總和在300MW左右的太陽能發電站。
考慮到政府正在給中航工業這樣的大型國企施壓,要求他們在國內新建光伏電站以提振國內光伏組件廠商,并削減傳統發電方式造成的環境污染,中航工業在此時選擇去英國建設光伏電站就顯得十分有意思。不過,中航工業的動作也并非完全令人感到意外,至于為什么我會在下文揭曉。雖然中航工業很有可能也將面臨壓力,需要為新建電站采購一些西方生產的光伏組件,但不管怎么樣,這對于中國光伏組件廠商來說應該是好消息。
根據《中國日報》近日報道,中航工業在英國建設的第一座光伏電站最近已經完工,裝機容量僅為12兆瓦。這座歷時一年建設的電站耗資2,200萬美元,并已經成功入網。據報道,在上述項目完成后,中航工業將電站賣給了當地的運營企業Foresight Solar Fund。中航工業發言人稱,目前公司正在建設三個新的電站項目,合計裝機能力為25兆瓦。如果這些項目獲得成功,接下來將建設裝機能力為50兆瓦的項目。此后,中航工業可能繼續在英國建設光伏電站,總計裝機能力可能高達300兆瓦,需耗時至少3-5年。
中航工業看似是中國大型國企在海外大規模建設光伏電站的開路者,但其實也并非什么新鮮事,因為通常第三方都會為新建電站承擔建設和融資風險。在項目完工后,電站將被出售給擁有專業經驗的長期運營企業。這種電站建設項目經常是由光伏組件廠商自己投資,有時組件廠商會獨自設立或與合伙人共同設立電站建設基金。上月,英利就與上海賽領金融企業設立了一個這樣的基金公司。
既然在國內建設光伏電站明顯是中國政府要求優先完成的任務,中航工業為什么還要到海外建設電站呢?我猜測,中航工業此舉可能是想要用英國作為實驗地,積累電站建設經驗,之后再將這些經驗用于國內建設。我認為這無疑是謹慎的選擇,因為中國現在很多在建的光伏電站最終可能變得毫無用處,糟糕的規劃可能令其無法根據最初的設計發揮功效。
但這其實在中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大型國企經常急于支持政府實現其政策目標,因缺乏基本的商業考量,結果就是造成供應過剩和產品設計有問題。相比之下,中航工業在英國建設商業電站,很可能由此獲得一些好的經驗,并最終用在國內啟動類似項目上。我們預計還會看到其他更加成熟的大型國企走類似路線,這將促進中國和西方的光伏發電裝機能力,并為所有光伏組件廠商提供新的業務來源。
最后一句話總結,中航工業在英國建設光伏電站的計劃可能為中國其他大型國企提供范本,掀起中國及海外的電站建設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