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闖”字來形容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爭”字當先、“敢”字當頭,勇拓能源戰略新格局“黃金(1303.50, 0.20, 0.02%)通道”的勁頭再形象生動不過了。
近幾年,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讓非常規天然氣成為了全球能源界的新寵,一場或將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角力戰正在各國悄悄上演。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號角的響起,地勘隊伍如何切實按照中央關于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找準定位,完善職能,切實發揮地質工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性和先行性作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走出一條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能源發展之路,已是擺在地質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深入實施‘氣化湖南’戰略,把勘查開發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生物氣、干熱巖、地熱能等新能源作為地勘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戰略部署。”早在 2011年,湖南省煤田地質局“十二五”規劃就已經架起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橋梁。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湖南省煤田地質局“氣化湖南”工作猶如一匹脫韁的黑馬,為全局經濟發展軟著陸打了一場漂亮的暖身戰,并使該局收獲了一個又一個豐厚的饋贈。
平臺搭建為夢想構筑搖籃
夯實基礎,方能蓄勢待發。
2012年2月,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率先與央企——華電集團簽訂了頁巖氣勘查開發戰略合作協議,并與華電集團合資成立了“湖南省頁巖氣開發有限公司”。
“把加強‘省級工作平臺、行業對接平臺、技術研發平臺、合作發展平臺、自我建設平臺’5個平臺建設工作,作為深入實施‘氣化湖南’戰略的重中之重。”圍繞這一目標,湖南省煤田地質局孤軍勇進,成效斐然——
2012年7月,湖南省煤田地質局、湖南省地礦局與華菱、湘煤、湖南發展以“3+2”模式成立了“湖南省華晟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獲批成立了“非常規天然氣勘查與開發湖南工程研究中心”省級頁巖氣科研平臺;
2013年5月,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獲批組建了“油氣資源勘探隊”,這是湖南省首支油氣資源勘探公益性事業地質隊伍,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新能源勘查開發的又一重大舉措;
2013年8月,以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為依托的湖南地勘單位第一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
在全國頁巖氣工作如火如荼開展的浪潮中,以湖南省煤田地質局黨組書記車勤建、局長林中湘為首的局領導班子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對接交流,迎難而上,滿懷激情地開創了“平臺建設遍地開花”的局面,也為全面觸發“氣化湖南”之夢的新生蛻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提升資質拾得“黃金”堆滿筐
資質是地勘單位進入勘查市場的重要門檻之一。對此,湖南省煤田地質局決策層目光如炬。
雖然是湖南省最先擁有氣體礦產勘查甲級資質的單位,也是湖南省內惟一一家具有氣體礦產乙級資質企業的單位,但湖南省煤田地質局黨組不敢懈怠,集中精力帶領局屬單位整合資源,分秒必爭,最終贏得了全局氣體礦產勘查資質全面提質升級的好戰績:在全局9家地勘單位中,有8家擁有了氣體礦產勘查甲級資質。
有了資質這塊敲門磚,湖南省煤田地質局這個資深的煤炭資源勘查地勘單位在激烈的氣體勘查市場競爭中不斷分得“紅利”——
2012年,在全國第二輪頁巖氣區塊招投標中,湖南省頁巖氣公司和華電工程(集團)獲得了湖南省永順和花垣兩個頁巖氣區塊的探礦權;2014 年,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組織的油氣類工程項目全國公開招標中,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第五勘探隊、物探測量隊斬獲了“鎮巴地區頁巖氣調查井鉆探工程”、“三江盆地頁巖氣調查井鉆探工程”和“桂中坳陷油氣調查井鉆探工程(小眼井)”以及“湘中地區頁巖氣調查二維地震勘探工程”項目。
搶灘氣體勘查市場領域,這些單位有的是再次中標,有的是首次涉入。“這真的給了我們無法言喻的信心!”正如中標單位所言,在氣體勘查開發市場中搶占先機,不僅僅是全新項目盈利帶來的喜悅,更是為湖南省煤田地質局60年來單一的地勘經濟發展模式撕破了一個出口,為煤田地質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帶給煤田人無限的希冀!
重點工程澆筑“夢想”枝繁葉茂
積蓄力量,只為踐行使命。
“預計,湖南省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為7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湘西北,為4.81萬億立方米,占全省總資源量的近7成;其次是湘中1.25萬億立方米,湘東南0.94萬億立方米。”這些科研數據來源于“湖南省古生界頁巖氣成藏條件與資源評價”項目成果。正是這些數據為湖南省首口頁巖氣預探井——慈頁1井的選址論證打下了堅實基礎。
還在大家對頁巖氣開發持觀望態度之時,湖南省煤田地質局早已當機立斷,于2012年自籌資金實施了“湖南省古生界頁巖氣成藏條件與資源評價”項目。該項目成果通過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擔任組長的專家組評審,被評定為全國首份省級頁巖氣系統性科研成果,湖南頁巖氣成藏地質條件及資源評價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其無形資產評估達3億元。
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今年5月23日,財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賀邦靖一行來到由湖南省煤田地質局承擔的湘西北慈頁1井鉆探現場考察。這位現擔任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會長、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會副理事長的老領導發出了“地質勘探工作者是最可愛的人”的由衷贊嘆。
慈頁1井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在湖南部署的第一口頁巖氣超深鉆井,設計井深2810米。該井于2013年12月26日開鉆,至 2014年6月3日完鉆,井深3008米,鉆時136天。該井現場實驗分析獲取了一些重要的頁巖氣評價參數,深化了對湘西北地區牛蹄塘組(牛蹄塘組在湖南地區廣泛分布,是湖南地區重要的頁巖氣富集層位)頁巖有機地化、巖石礦物、儲集性能和含氣性等方面的認識,對于全面評價中下揚子地區頁巖氣的資源前景意義重大。
“在全國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中,湖南的5個頁巖氣區塊均在慈頁1井鄰近位置。該井收獲的施工經驗及勘探成果,將是有效指導并推進周邊區塊頁巖氣勘探進程的重要借鑒。”到慈頁1井指導工作的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方先知如是說。
慈頁1井,這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預探井,已然掀開了湖南頁巖氣勘查開發的全新篇章!
追夢征程傳統與新興能源勘查并驅發展
2012年9月,承載著“湖南省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重要任務的“常頁1井”和“永頁1井”在常德和永順開鉆,這是在湘西北地區實施的首批頁巖氣勘查項目,參數井獲取了湘西北地區翔實的地質資料;
2012年12月,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第六勘探隊承擔的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重點項目“邵陽短陂橋礦區南段煤層氣地面抽采關鍵工藝技術研發示范工程”成功實施壓裂點火,標志著湖南省首個煤層氣抽采和開發利用工程進入實質階段,填補了湖南省煤層氣地面抽采生產井的空白;
2013年4月,由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煤炭地質勘查院承擔,中國地質調查局批準覆蓋全省范圍的湖南首個“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報告獲評優秀,該項目全面分析了頁巖氣的形成富集條件,進行了全省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5項成果引領湖南頁巖氣勘探開發……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相繼完成的一系列全省首批重點工程,猶如一個個巨大的探照燈,聚焦了氣體礦產勘查開發及科研領域專家學者們的目光——
2012年12月,加拿大非常規能源協會主席、道森能源咨詢公司總裁、加拿大拓拉蒙能源服務公司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道森率團隊來到湖南,在湖南省煤田地質局參加了頁巖氣學術交流會,并赴“常頁1井”進行現場講學,這是湖南省首次引進國外專業團隊指導頁巖氣勘查開發;由中南大學何繼善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唐書恒、張金川教授等知名專家擔任顧問,以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為依托成立的“湖南省地質學會氣體礦產專業委員會”,正逐漸成為共商非常規氣勘探與開發技術和發展路徑的權威行業指導平臺……
多項“第一”的佳績熠熠閃光。這是煤田人闖出能源戰略新格局“黃金通道”的顯著標志,更是發展理念中“開放與包容”的生動詮釋!幾經艱苦探索,傳統與新興能源勘查并驅發展的嶄新格局已在艱難破繭中巍然成勢!
“《湖南省頁巖氣鉆井技術規程》填補了國內頁巖氣鉆井技術規程的空白,有利于湖南省頁巖氣勘探與開發技術創新及科技成果產業化。”今年5月19 日,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專家組在長沙對由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牽頭編制的頁巖氣勘探開發首部地方性標準——《湖南省頁巖氣鉆井技術規程》進行評審,并給出了權威鑒定。這是湖南首個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標準體系,已于今年下半年頒布實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又一項填補頁巖氣領域空白的新成果呼之欲出,在深入實施“氣化湖南”戰略的追夢征程上,一幅壯闊的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一曲開拓創新、多元發展的樂章再次悄然奏響……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