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卡塔爾石油國際公司(卡塔爾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下稱“卡塔爾石油”)及殼牌集團等三方聯手在浙江臺州打造的、總投資800億元的煉化一體化工廠計劃已被擱置。該煉廠因其煉油能力高達2000萬噸/年,因而為國內至今在建、已建的合資煉廠中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
不過,殼牌公司有關人士昨日通過電子郵件回復《第一財經日報》時則委婉地否認了被擱置之說法,“此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仍在進行中。”
據本報此前報道,中石油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石油(601857.SH)將持有此項目51%的股權,卡塔爾石油和殼牌各持有24.5%的股權。這一合資項目如果順利建成,將不僅是卡塔爾石油在華首家合資企業,也是殼牌在華的第一個上下游一體化的工程,同時在中石油的現有煉廠規模中也較大。
從傳出此合資項目正在談判的消息之后,目前耗時至少已有5年以上。就在2008年6月23日,三方合作伙伴曾簽署相關合資意向書。據當時意向,該項目將生產精煉燃料和石化產品,一期工程包括年加工2000萬噸原油、年產120萬噸乙烯及30萬噸原油碼頭等工程。
2008年時,殼牌中國的時任主席林浩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謹慎表示:該項目已進入了預可研階段。他那時還透露,“如一切順利并按照規劃進行,我希望在 2009年底獲得發改委的批復,但也有可能是在18個月左右。”而到了2012年,有媒體引述其言論稱,此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不過,隨后的 1年左右時間都沒太多動靜。
目前,我國大規模合資煉油一體化項目包括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道達爾、中化及中石油合資,規模為千萬噸級)、福建聯合石化(沙特阿美、福建煉化及埃克森美孚合資,1500萬噸煉油能力)、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在揭陽的項目(2000萬噸煉化項目)、科威特和中石化的廣東大煉油(規模1500萬噸)等。而中石油、殼牌和卡塔爾國際等合資的這家煉廠,相比其他合資項目的談判要曲折得多。
科威特和中石化的廣東大煉油項目從2009年傳出談判消息后,2011年11月已開工、2015年將投產,但中石油的這一項目依然還處于前期工作中。
來自媒體的消息是,中石油與殼牌、卡塔爾石油等合作的這一煉化項目因各種原因已被迫停止,有人士還稱該項目已被永久取消了。但殼牌中國有關人士仍否認了上述說法,“此項目還在進行可行性研究。”但截至發稿,記者仍未聯系上中石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