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中國氣象局“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科普考察活動中了解到,目前我國在風電在促進節能減排方面效果明顯,近海風力發電前景廣闊。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部的飛鵝嶺,今天雨霧迷蒙。山丘上30座旋轉的白色風車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據介紹,海陵島風電場每年出廠電量4000多萬度,減少向大氣排放粉塵90多噸,促進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但國電陽江海陵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浩也談到,風電企業發展存在難點。
楊正浩:風資源不確定,所以我們在進行風功率的預測也好,發電的預估也好,不太容易估得準,估得對。預估性工作不太好開展。
我國有著漫長海岸線,近海風能資源以其不占用土地資源、污染小的優勢,正逐步成為今后風能發電的發展趨勢。目前氣象部門已建立海上梯度風觀測塔,對近海風能資源進行探測,為今后發電做好準備。
茂名市氣象局局長呂衛華:比如湛江、汕尾等等靠近沿海的幾個地方,地質條件比較好的地方,打算布風能發電場。海邊的風一般比山上的風大,山上的風的頻度比不上我們近海的頻度高,我們這邊經常是6級以上風,風力發電你要有6級以上的風時間比較多,才能產生效益,收回成本。06年我們就把塔建起來了,在近海100米的高度,每一層每一層的風有多大,考慮到近海風力發電,建多高風塔,我們給他們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