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革命沒有觸動世界能源格局
有一次,我去買衣服,問售貨員,這是不是真貨?
售貨員回答很風趣回答我,假貨穿在有錢人身上也是真貨,真貨穿在窮人身上也是假貨。
我們談及頁巖氣總是興高采烈的,美國說我們的頁巖氣比美國還要多,不高興才有病。要談及頁巖氣對世界能源格局的巨大影響,很容易找到國人的文章。大致內容不外乎頁巖氣革命撼動國際能源格局,俄羅斯的天然氣大國地位動搖了,天然氣儲量巨大的中東也打得爬下了,美國天然氣大舉出口了,……。我們的名人和媒體的鼓吹,真使人感到頁巖氣革命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真貨假貨難以分辨。
其實,頁巖氣只是作為一種能源新品種出現,沒有那么大的能耐,目前只是在美國國內彌補美國天然氣的不足,不具備與俄羅斯、卡塔爾和伊朗的天然氣抗衡的能力。撥開華麗的頁巖氣外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曾經在博客“真實的頁巖氣革命”中寫了12篇文章:
在這12篇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數據、網絡和圖來說明問題,網站訪問量1萬8千多次。目前全球只有美國有頁巖氣可采儲量的數據,2010年為27578億立方米,當然,相信還會逐年增加。其他國家躍躍欲試,即便成功也只是補充國內需求,不足以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美國依靠頁巖氣開采,其天然氣份額在逐年提高,中國依靠進口天然氣也在逐年增長,但是,就整個世界而論,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增長很緩慢,約每年進展0.1-0.2%,相反,煤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卻以0.4-0.6%的速度大幅度增長。怎么能夠說,頁巖氣革命撼動世界能源格局呢?
頁巖氣開采特點不同于常規天然氣井,開采頁巖氣必須多打井,不斷報廢又不斷打井,每口井需要注入上萬方水,還要注入上百噸化學藥劑。我國開采頁巖氣的難度很大,除了投資、技術、開采成本以外,還有個水資源問題。水資源是指淡水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貧乏,外國人喝一杯水,中國人只能喝一半的一半,也就是說,中國只有世界人均水資源的1/4。如果發現水質污染,發生所謂“群體鬧事”,不是叫停止生產頁巖氣那么簡單,消除水質污染需幾十年。
財政部頒布財建[2012]847號“關于出臺頁巖氣開發利用補貼政策的通知”,無疑是支持非常規能源的生產,既然給了補貼,當然應該把事情辦好。如果發現污染,究竟該誰買單?
國人談起非常規油氣資源,喜歡用數據巨大的讓人興奮而不切實際的資源量數據,如果把我國油氣資源量數據疊加起來,可稱為油氣資源大國了,可是現實是油氣進口量卻逐年增加。我寫過一篇博客調侃“讀資源量數據不必那么認真” ,告訴您:在實際運作中,不看“資源量”、“技術可采資源量”有多高,而是看“可采儲量”有多少。
名人的話就是名言,草根的話是土話,不足為信。在名人和媒體談及頁巖氣時,經常可以聽到進入“天然氣時代”的提法,有個名人更搞笑,借用洋人的話來說事,將來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將達80%,我的天啦!地球村總算蒙難了。能源發展不會進入天然氣時代,也不會進入氫能時代,各國為了能源安全,都是采取多元(種類)化和多源(來源)化政策,絕不會單一地采用天然氣。
按照馬列的話來說,革命是量變到質變,也就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斗爭”。美國在天然氣工業范圍內可以說有一場“頁巖氣革命”,但不一定在世界上就旋起革命。將來還會有新能源出現,如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致密油、核聚變、熱裂變油、……等,各種新品種能源的出現是根據各國具體的經濟發展、技術狀況、地質情況等等,一旦出現一種新能源,馬上冠以“世界革命”的字樣,有點不恰當。
中國有頁巖氣資源,即便開采出來,也只是對常規天然氣需求的補充。只有頁巖氣價格基本上或約高于進口天然氣價格,就會大發展。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再艱苦也得自己走。不要認為,美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更不能認為我國的頁巖氣比美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