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原油庫存大增和歐洲經濟數據不利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近來持續下跌。布倫特原油兩日連跌近4美元,跌破114美元,紐交所(WTI)原油期貨價格21日單日跌幅也超過2%。
雙重壓力迫使油價大跌
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38美元,收于每桶92.84美元,跌幅為2.50%。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大跌2.07美元,收于每桶113.53美元,跌幅為1.79%。布倫特油價兩日連跌近4美元,創下布倫特自去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歐美經濟數據不利是造成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21日,美國勞工部表示,截至2月16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大增2萬人,為3周以來首次增加,增幅高于經濟學家的預期。同時,費城聯儲銀行公布的中大西洋地區2月份商業活動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從上月的負5.8降至負12.5。美國經濟再現疲軟之勢。
歐元區的經濟恢復同樣不甚理想。市場研究機構馬基特經濟研究公司公布的歐元區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下跌至47.8。早前經濟學家曾指出,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支持歐洲經濟復蘇,但2月指數卻出現下跌,顯示出歐洲經濟狀況仍不容樂觀。市場預計一季度指數將下跌0.3%。
此外,美國原油儲量大增也在沖低油價。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21日公布的報告,由于進口增加且煉油廠需求減少,截至2月15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大增,儲量達到去年夏天以來的最高值。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顯示,美國1月石油需求同比下降2%。
受中國強勁需求和沙特減產影響,布倫特油價自今年初開始大漲,6周內漲幅接近10美元,2月8日飆至每桶119.17美元,創近9個月來新高,不料之后又大幅下跌。倫敦VTB資本公司分析師指出,短期內布倫特油價很難重回120美元,各項數據都不支持這一點。
歐佩克上調需求預期
沙特第二季度或增產
歐佩克在近日公布的月度報告中將2013年國際市場需求量上調了10萬桶,至日均2980萬桶。同時,報告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為8970萬桶/天。
報告指出,上調國際市場對歐佩克原油需求主要是受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今年1月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環比上漲2.6%,至每桶109.28美元,創去年9月以來最高月度均價。2月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日歐佩克一攬子油價為每桶113.28美元,比19日下跌0.34美元。
作為歐佩克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沙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全球石油市場的關注。盡管不愿承認減產,但沙特削減石油產量明顯起到了效果。
總部設在利雅得的聯合石油數據庫(JODI)1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沙特原油日出口量降至706.2萬桶,為201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沙特日均出口原油681.3 萬桶。由沙特官方提供給JODI的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去年12月日均產油902.5萬桶。去年10月至12月之間沙特原油日產量下降了大約70萬桶。
今年1月,沙特的原油日產量進一步降至910萬桶,比去年產量高峰時期減少近100萬桶,導致減產的主要原因是沙特國內和國際消費者的低需求,特別是工業需求減少。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供應國,沙特去年第4季度大幅減產后,日產量就一直維持在900萬桶左右。
面對油價的大幅下跌,有消息稱沙特將于今年第2季度提高石油產量,主要原因是亞洲需求增長強勁。各方預計今年第2季度全球石油需求,特別是來自亞洲市場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而沙特對于需求增長一向是“有求必應”,不過產量增幅不會太高。
由于歐洲仍深陷經濟危機泥潭,美國石油需求則更多由本土產量滿足,中國需求的增長將成為沙特考慮增產的最主要原因。去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達到108萬桶/日,與2011年相比增長7.24%。而據中石油預測,今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繼續增加7.3%,達到578萬桶/日。
除了傲人的產量,沙特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擁有較大剩余產能的國家。大幅減產后的沙特則擁有更大的產量提升空間。
根據沙特官方公布的預測數據,沙特電力部門3月的石油需求將增加35.6萬桶,3月至6月將增加40萬桶。所以即便全球石油市場需求未能達到之前的預期,沙特為了滿足自身需求仍將提高石油產量。
布倫特長期走高
WIT未來兩年大跌
油價似乎還將停留在上升通道。
美國銀行近日預測稱,布倫特油價今年將漲至140美元,到2017年漲至175美元。
雖然布倫特油價近來連續下跌,但美國銀行仍認為今年布倫特油價將達到140美元的高點,并將在未來3年維持在100美元至130美元的范圍內。在其發布的報告中,美國銀行認為,生產成本增加及歐佩克國家自身需求的增長,將使得油價維持高位。
報告主筆布蘭斯認為,未來5年布倫特油價都不太可能跌至80美元以下。“雖然自身需求的增加有可能導致歐佩克國家出口量減少,但來自非歐佩克國家的產量增長有能力彌補。”
報告認為,非常規油氣的大開發正在促成一批非傳統產油國的崛起,因此要想吸引更多投資,油價自然不能太低。與此同時,傳統產油國,特別是歐佩克國家也不希望油價太低,因為這些國家用于出口的石油將越來越少,這意味著油價不能夠低于80美元。
考慮到這些因素,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未來幾年內都將維持高位。但美國銀行在報告中也指出,紐交所原油期貨價格有可能在未來2年內大跌至50美元左右。來自南美地區的石油增產將成為WTI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報告預測,到2017年,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將增加390萬桶,其中80%都將來自美國。